小小一片艾叶的作用,艾灸不同穴位功效有所不同
2022-04-07 17:13浏览数:1065
艾灸调身体不同症状,灸什么穴位?
中医讲,小肠与心相表里,可以称之为第二心脏也不为过。所以调理关元,也在调理心神。
关元既是道家练气的关键所在,又是肾存储精气的闸门,同时又是小肠的募穴,对心神也很有帮助,既可以补肾气,壮元阳,让人身强体壮,提高性能力,治疗男女的不孕不育问题,同时又可以针对心脑血管疾病,有通瘀散寒除湿的作用。
另外,女性如果月经疼痛也可以用艾灸关元、中极两个穴位。
中医里在通经活络的时候,有临近取穴的说法,关元穴在临床上面,针对所有腹部的病。
关于足三里,因为一次性能够调理上腹、中腹和下腹这三个部位,穴位又在小腿膝下三寸的位置。足三里针对整个腹部的问题都有比较好的效果。
当胃胀、胃脘疼痛的时候,艾灸足三里,这叫理上,可以治疗脾胃虚寒。
腹部正中间出现疼痛的时候,闹肚子、腹泻、痢疾,也可以灸足三里,这叫理中。
当小腹出现疼痛,甚至尿频、尿急的时候也可以灸足三里,这叫理下。
足三里虽然是胃经的一部分,但是可以合治六腑。通过调理足三里这个穴位,第一可以养胃气。第二可以健脾气,让气血运化的更多,效率更好。而且足三里的作用还不仅于此,除了养胃健脾之外,还有通调六腑的作用。
一定要重视关元和足三里,归根结底围绕的还是气血两个字,足三里是健脾胃,增加脾胃的运化能力,关元是补肾气,让正气更好的存进肾里,围绕的还是气血,只有这样才算是有了健康长寿的基础,平时常常灸这两个穴位可以有延年益寿增加气血的作用。
艾灸相比其他疗法,有什么独特的地方?
艾灸本身的特点,既可以扶正,又能祛邪。扶正是通过外补的形式,给我们补正气,祛邪是艾灸本身既是热的,可以散寒邪,又能自动找到湿邪,除湿邪。这一点不像其它的理疗手段,刮痧、拔罐、行针都做不到艾灸的既补正气,又能自动除寒湿,这是艾灸独有的特点。
艾草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能够自动找水。
我们用艾灸时,艾的热进入到身体里面就会循着经络自动找到有寒有湿的地方,把那些寒湿瘀堵的地方通开,把寒湿给排出来。
肝主疏泄,不管是哪堵了,肝都会去疏通修理,其实瘀堵的根源是湿。正常情况下,应该由脾来运化出去,经过肝的分解,余下的垃圾以尿液和汗液的方式排出体外,但是如果脾运化无力,就会造成血管瘀堵,这时肝就要发挥作用,疏通瘀堵,分解湿邪。
因为艾草具有自动找水的功能,可以辅助肝去发挥疏泄的功能。
总结来讲,艾灸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,可以温经通络,行气活血,祛湿逐寒,温经止痛,平衡阴阳,促进血液循环,调整脏腑功能,促进机体新陈代谢,增强抵抗力,从而达到防病治的一种治疗方法。
艾灸是中华国粹,追溯千年,艾灸曾是帝皇养生的秘藏。流传至民间后又成为最主要的百姓治病良方,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《黄帝内经》就有灸治未病的说法,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灵枢官能》说“针所不为,灸之为宜”。
《孟子》中也有“七年之疾,当求三年之艾”的记载。
《医学入门》亦说: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灸之。”
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,由于其安全性高,无毒副作用,养生保健,因此流传很广。